close

  晚報記者 賀天寶 通訊員 吳瑞蓮 攝影 鐘衛 製圖 任萍
  在一處“懸崖”上架設有一個“十字路口”,南北方向的路四周設有黑色圍牆,但在起到保護作用的同時也阻斷了懸崖美景;而東西方向的路卻敞開透亮沒有任何阻攔措施,此時小白鼠會選擇走哪條路?在上海市重性精神疾病重點實驗室里,記者饒有興趣地觀看了一場實驗:同其他大多數小白鼠不同,一隻小白鼠在面對此類場景時,卻總是在南北方向的路進行碰撞,絲毫不會自己改變方向找到可以看到周圍景色的東西方出路。
  這樣的實驗告訴我們什麼?上海市重性精神疾病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崔東紅博士告訴《上海名醫》記者,這是經典的高架十字迷宮,正常的小鼠由於嗜暗性會傾向於先在南北方向的路四周活動尋找,但出於好奇心和探究性隨後又會在東西方向的敞開路去探索活動。由於十字迷宮距離地面較高,這就相當於人站在峭壁上,小鼠也會因此產生恐懼和不安心理。而那些患有焦慮症的小鼠因為對於敞開路缺乏安全感,因此只會在嗜暗性封閉路中碰撞。實驗結果篩查出了有精神疾患的小白鼠。
  據最新統計,近年來精神疾患者傷人事件屢有發生,至少有過半人事先並不知自己的精神健康出了問題。如果也能夠通過體檢篩查出早期他們是否已有潛在的精神問題,是否就能及時阻止類似的悲劇發生?崔東紅博士表示,新揭牌成立的上海市重性精神疾病重點實驗室正是希望通過動物模擬人類的行為,從中發現精神疾病的一些發病機制,並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快速有效地轉化為臨床醫學技術,為臨床上早期查出精神疾患及解決疑難精神問題提供新對策。
  精神疾患八分遺傳兩分環境
  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疾病轉化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一間不到10平米的房間內,記者發現了不少“有趣的”實驗裝置。房內,一堵牆將房間隔成了兩半,在左側的隔間里,研究人員正在電腦前對實驗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而在另一側的隔間里,一群小鼠們正在接受著各式各樣的行為測試。
  崔東紅博士介紹,儘管靈長類動物與人類最為相似,複製的疾病模型也很理想,然而由於其數量稀少,價格昂貴,所以實驗中多不採用。事實上,小鼠才是人類疾病理想的動物模型,這不僅因為小鼠在基因組上與人類極為相似,而且小鼠的遺傳資源非常豐富.其大量的遺傳變異可作為研究人類疾病的借鑒。崔東紅表示,為了儘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實驗全程採用視頻攝像及紅外線跟蹤技術。
  透過監視器,記者看到在一牆之隔的隔間,一個圓形水缸很是惹眼。水缸里只見一隻小鼠正在奮力游泳,離它不遠的地方還有一處隱藏在水下的圓形平臺。可奇怪的是,這隻小鼠無論怎麼游,總也游不到那處平臺,好幾次都與平臺失之交臂。崔東紅解釋道,這是水迷宮實驗,是一種通過檢測辨別小鼠的分辨能力,讓其尋找隱藏在水中的平臺,從而測試實驗小鼠對空間位置和方向 (空間定位)的自身學習及記憶能力。
  “雖然老鼠是天生的游泳健將,但是它們卻十分厭惡處於水中的狀態,並且游泳對於老鼠來說是一項十分消耗體力的活動,因此他們便會本能地在水中尋找可以休息的場所。”崔東紅表示,通常而言,小鼠會通過記憶迷宮周圍的視覺參考標示,來尋找水中平臺。而花費的時間越短,也就說明小鼠學得越快。可是存在精神分裂症樣的小鼠一般會出現學習能力和註意力下降等認知功能障礙,即使游得筋疲力盡,也無法順利找到隱藏在水中的平臺。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精神分裂症?崔東紅表示,過去,人們總認為精神疾病是患者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可是像精神分裂症、自閉症、抑鬱症等重性精神疾病,現代醫學證實其可能是因為腦內神經環路或者中樞神經細胞某些信號通路出現問題所致。
  崔東紅說,“精神疾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兩方面的交互作用,只是不同的精神疾病的內外因比重有所不同。 ”比如,抑鬱症中,遺傳因素占到約46%,環境因素則為56%;焦慮症多和環境有關,而強迫症遺傳因素達70%。同樣和遺傳有著緊密聯繫的還有精神分裂症,遺傳因素達到了85%。
  嬰兒期得不到母愛,長大後易抑鬱學習差
  記者在隔間里還註意到了一個方形箱子,儘管小鼠在箱子里可以進行自由活動,然而有隻小鼠卻怎麼也不願離開箱子邊緣,到箱子中間進行活動,它總是在一次又一次地重覆繞著圈。崔東紅介紹,這是曠場實驗,主要用於考察動物的焦慮、恐懼情緒。她表示動物有畏懼空曠場地的天性,對於一般正常的小鼠而言,初到這樣一個新環境,雖然會感到較為不安,一開始出於對新的開闊環境的恐懼而主要在周邊區域活動,但是過不多久便會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想方設法地來試探外界環境,從而開始逐漸萌發在中央區域活動的動機。“在面對新奇刺激時,動物同時產生探究的衝動與恐懼,這就造成了探究與迴避的衝突行為,從而產生焦慮心理。 ”
  崔東紅表示,經過研究發現,剛出生就被母嬰分隔的小鼠,其日後社交行為及認知功能都會受到一定影響,也會更易發生抑鬱、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例如,經歷早期母嬰分離的小鼠並不像正常同齡小鼠那樣活躍。它們不會花費很多時間和同伴進行社會交往,更多時候將自己同整個群體隔離。
  “當面對同樣關有同伴的金屬籠和放有木頭的金屬籠時,在熟悉了環境後,正常的小鼠會和同伴玩耍的時間較長,而經歷過母嬰分離的小鼠則對這兩者都表現得興趣缺乏。”崔東紅指出,精神疾病,尤其抑鬱症是很典型的社會環境應激和生物因素交互作用導致的疾病。雖然基因遺傳的因素與此有關,但外界的因素同樣也不可忽視。童年的因素和成年後的慢性不良刺激,都可能形成風險因素。而母嬰分離可能造成個體缺乏安全感,環境當中哪怕是極其微小的干擾,都會使得它們坐立不安,焦慮煩躁,無力應對外界的刺激。
  崔東紅指出,當今社會,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開始進城謀生,他們留在鄉下的子女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而留守兒童群體除了一般的經濟困難之外,更多的是在缺乏父母照料下,情感發展上容易畸形,同健全的家庭孩子之間有所不同。此外,現在不少白領一族還選擇“只生孩子,不帶孩子”的生活方式,殊不知,如因早年缺失父母的情感關愛,將會在他們的孩子的心理成長上引發一些潛在危機。
  精神病人得癌症概率低,可能是基因所為
  崔東紅介紹,臨床上,很難見到患癌的精神病患者,同普通人群相比,精神疾患者的患癌率會更低一些。這到底是什麼原因?為了弄清其中緣由,崔東紅首先應用基因芯片技術對6例精神疾病患者及正常對照組中6名正常人共8000餘條的基因進行篩查,結果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腫瘤抑制因子APC基因的表達量大大超過了正常人體內的表達量。這是否說明抑癌基因在抑制癌症的同時也在誘發精神疾病?還是說基因的表達量不同和精神疾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具有一定關係?
  通過再搞科研,崔東紅選擇了100例精神疾病患者,並將其中50例初次發作未服藥的病人分為A組,另外50例反覆發作需要長期服藥的分為B組,對他們體內那條抑癌基因的表達量進行觀察。研究結果顯示,基因的表達量並無明顯差異。此後,她又通過研究200多例精神疾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進行重覆性的驗證,實驗結果正如她一開始的猜測那樣,這條抑癌基因恰恰是精神分裂症的致病易感基因!
  那麼這條抑癌基因究竟是如何誘發精神疾病的呢?崔東紅坦言,由於精神疾病的致病基因十分複雜,因此無法斷言有了致病易感基因就一定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具體的發病機制還需等待日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數據,我們只知道這條基因會促使神經元瘋長,如此一來,新生異常神經元會幹擾甚至破壞其原有的神經網絡功能。”崔東紅表示,雖然如今實驗室得出的結果,表明離人類精神疾病診斷生物標記的發現又近了一步,然而要將精神疾病的早期診斷生物指標在臨床上應用,這期間還有一段很長的道路要走。
  新浪微博:新聞晚報_上海名醫
  微信賬號:xwwb_shmy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漢口路266號9樓申大廈郵編:200001
  掃一掃,醫生朋友在身邊。你是不是私藏了不少養生小“秘笈”,但一直無人分享?平日總想獲得更多、更及時的健康資訊?但有時卻免不了面臨一些養生困惑和求醫難題?面對如今的醫療健康行業,你也有話要說?親們,還等什麼!趕緊“掃一掃”,快來和我們互動吧!PS:本刊內容均為《上海名醫》原創發佈,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噢。
  (原標題:體檢能查出早期精神問題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x29hxls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